99届播音与主持专业校友陈珺
发布时间:2014-02-25 浏览次数: 作者:

第一跳:转变专业。

1996年,陈珺报考常艺的时候,她的本意是想报考音乐专业,毕竟自己在学校的时候,自信对音乐有点天赋,还曾经被评为“校园十佳小歌手”。但是在填报志愿时,面对两个候选专业志愿,老师无意的一句提示:“多报一个播音专业吧”,让她的人生发生了自己也意想不到的转变。当时报考常艺播音专业的竞争很激烈,几百个人里只录取24个。陈珺面试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才艺表演应该如何表现自己,面对着一大堆俊男美女的强敌,灵机一动的她表演了一段英语口语朗诵,曾获镇江中学生英语口语一等奖的优势在这次面试中发挥得酣畅淋漓,也给众多面试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考完试的陈珺忐忑不安地等待到了一个让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自己居然无意插柳地被播音专业录取了。入学后,陈珺从老师那里得知,当时为了她一个人的录取与否,学校的各位老师一直讨论到深夜,才定下来她这个虽然外形不够俊美,但有着足够灵机应变能力,又有点假小子性格的候选人,以便为当时的播音专业引入新鲜血液。入学后的陈珺自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学习和班级管理上把自己的“假小子”性格充分发挥了出来。

第二跳:从在校学生到小小老师。

陈珺入学后,因为自己的成绩优势,担任了所在班级的学习委员一职。陈珺不仅学习刻苦,还竭尽所能地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给当时的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给自己赢来了“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由于表现突出,专业学习优异,在入学后第二年,陈珺就被委任在部分专业课堂上带领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在学生眼中俨然已是一个小小教师身份。她的良好表现也给自己带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1998年,也就是陈珺入学后的第三年,学校将她和另外一名同学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委培她们去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一年的进修。当时的陈珺刚刚年满十八周岁,作为插班生,入学后面对着全班同学——108个全国各地招来的精英,她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陈珺没有气馁,回忆起过去,她说:“我的性格中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那里支撑着我。”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让陈珺在两个学期的学习中永远以第一名的成绩名列前茅,也让当时的老师见识了这个从常艺来的小姑娘的韧性和潜力。毕业后陈珺回到常艺继续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她还以老师的身份给学弟学妹们上台词课。2000年毕业后,陈珺留校,成为了正式的“陈老师”。很快,这个不服输的“假小子”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第三跳:从教师到电台主持人。

陈珺说:“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她喜欢在生命中出现不同的挑战。2005年,常州电台对外招聘,让陈珺看到了人生新的机遇。几年的教学生涯让陈珺获益匪浅,但���时心中也有一丝遗憾:播音专业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教学中,而不能走向实践,亲身操练的话,是不够全面的。陈珺抱着尝试的心态应聘电台,文化成绩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真正走向前台播音主持的实践活动却让她心里一惊:真正的直播和想象中的预演有着天壤之别,难以克制的紧张心理让她在电台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回想起当时的过程,陈珺对今天的常艺学子们有一个忠告:书本知识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你会发现实习对一个播音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工作以后再慢慢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现在的工作需要的是成品型人才,没有人,没有单位会耐心等待你的慢慢成长。

面对困境,不服输的陈珺没有退缩,迎难而上的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她主持的《常州早高峰》、《一天早知道》、《市民与社会》等新闻性节目受到了观众普遍的认可和喜爱,其中,《常州早高峰》也是她投入最多的一档,自采自编,用麻辣的方式来解读、点评当天的新闻,开创了麻辣点评新闻的先河。这档节目很快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不仅给她带来了很多的“粉丝”,也为她赢来了2006、2007连续两年的“江苏省广播电台主持人一等奖”的荣誉称号。现在的她主要在常州电台主持《846早新闻》、《846健康桥》、《846戏迷乐园》等节目。回顾自己这些年来的三步跳跃,她说:“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松懈。作为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拓宽眼界,多动手,多动脑,了解社会对你的需求,成为一个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不仅是她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常艺学子们的忠告和祝愿。

 

文/韩晓莲


单位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西门外泰村(新校区)
                    常州市钟楼区长江中路207号(老校区)

制作维护: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信息网络中心
苏ICP备05044735号-1 Copyright NCA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